Ever

几个共性适用的艺术作品评价维度

2023-05-09 · 6 min read
思考

1911年,《第七艺术宣言》发表,电影第一次被称为除建筑、音乐、绘画、雕塑、诗和舞蹈外的第七种艺术。随后,九大艺术的概念逐步完善,从一到九分别为:文学、音乐、舞蹈、绘画、雕塑、戏剧、建筑、电影及电子游戏。

我认为可以简单将这几门艺术分为两类:
1)文学、戏剧、电影、电子游戏
2)音乐、舞蹈、绘画、雕塑、建筑
前者依照线性叙事的逻辑,更具思考性;后者强调感受性,更具旋律感

当然,这种分类经不起细细推敲。例如,音乐也可以讲故事,只是方式和文字不一样,文学作品中,各个章节、段落甚至字与字之间,也讲究“呼吸感”,这是一种文字的旋律性。尽管这几种艺术形式各有其特点,但在欣赏维度上,有一些共性的指标。下面我试着以自己的经验感受出发,梳理几个我认为重要的视角:

1、具象与抽象。
稍微了解一些绘画史的朋友知道,许多画家在幼年时就展现出极高的绘画天赋,主要体现在“画得像”,而越到后期,画作逐渐接近狂野和抽象。几个色块,几根线条被“随意”摆放在一起,就成了艺术品。这其中的玄妙,外行难言其道。久而久之,艺术逐渐被束之高阁,成为神秘而高冷的存在。

我想任何事物、观念都可以被解构,只要试图剥离那些眼花缭乱的形式,探究其本质的语言。这其中,观看者的视角、打开方式尤为重要。

对于抽象的理解,我在一位摄影师对于“决定性瞬间”的科普视频中受到启发。他说,很多人津津乐道的决定性瞬间指向的是某个历史性时刻,比如两个重要人物握手的瞬间,或者运动员具有超越性的比赛瞬间等。这种“决定性”往往并不是从美学角度出发理解的,而是从人文性角度。

实际上,摄影中的决定性瞬间应该是【在某个瞬间,取景器画面中的每个事物所代笔的图形的位置全部控制到了极致。重点在于画面的形式和秩序】。稍微解释一下,比如一块碎掉的玻璃也可以拥有它的决定性瞬间。我们应该关注:它碎掉的裂痕线条走势,裂痕与裂痕之间的关系,一块碎掉的小玻璃和周围其他玻璃的位置、大小关系。当一束光照在玻璃上,玻璃、地面、光束形成的明暗对比反差等等。这多美妙啊,一块碎掉的玻璃自有其哲学和美感。

那么,我们试着将这一点拓展到其他领域,尤其是更讲究旋律感的第二类艺术形式,例如建筑。如何欣赏一个建筑作品?首先非常具象的建筑往往是偷懒、没有创意的,这些建筑无处不在。建讲究和谐性,如何运用色块、视觉上切割每个楼层都有讲究。

为什么具象不高级?因为这是最简单、也最没有想象力的,它的难点几乎都在技术维度的复刻上,没有创造力,是一种无趣的临摹。

2、隐喻到底高不高级?
隐喻无处不在。足够准确、有想象力的隐喻可以唤起万物之间的隐秘联系,阅读起来有一种跳跃感,我非常喜欢这样的体验。善用隐喻的人有一种让万事万物参与到你的表达中的能力。

隐喻高不高级,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用禅师的一句话来解释:“人生的三个境界: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;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;看山还是山,看水还是水。”

这是人生哲学维度上的讨论,搬移到艺术技巧上来看也说得通。最初级的讲大白话,稍有些文学训练后,就讲究运用技巧托物言志、抒情,而这并非最上乘的技法,“平实动人”的表述远胜过舞文弄墨。

当然,隐喻也有优劣之分。我认为好的隐喻在足够贴切之外,还应承担更多的意义传达。

“她把酒在杯中滑来滑去,像小孩荡秋千一样的放纵。”

这是朋友写的一个比喻,除了把“酒在杯中划来划去”比喻为“小孩荡秋千”之外,借机描绘出了“她”的孩子气,似乎能从中联想到“她”的童年。在文本之外,赋予了多层解读意味。

不好的隐喻比比皆是。特点就在于两个喻体之间的联系性非常牵强,且除了比喻外对情节推动、人物塑造没有起到作用。

3、“打断的艺术”
故事在什么时刻停止,非常重要。这里牵扯到一个概念,就是作品与观看者的距离。打断,是制造留白,将故事发展的权力交给被观看者。

而故事,往往以余味定输赢,因此,在什么地方停笔非常考验作者的“成全心”和价值观。

影视作品中,无止境的续集对观众而言不是福气,而是一种想象力的掏空和摧毁。

我喜欢故事什么样的结束呢?也许以往,我更喜欢那种充满悬疑感的结局。这非常取巧,荧幕一黑,大家七嘴八舌讨论起来,对故事进行续写。商业片老爱用。

后来,特别是日本电影看多了后,我更偏爱平静中暗流涌动的结局。这种结局,影片看似给了观众一个明确的回答,但根据我们对演员的了解,对于他们处境的共情,我们知道,故事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持续延展。

我突然想到,还有一种戛然而止是,作者想告诉观众,你们在乎的这个情节的是与否、黑与白,其实对于整个股市而言,一点儿不重要。因此,他将故事停在这里,因为他要说的都已经说完了。

暂且写到这里,有其他感触,就另开一个文档继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