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ver

我的阅读经验|W1读书笔记

2023-07-15 · 5 min read

你需要先经历痛苦,让巨大的痛苦沉淀为你的经验,然后在这片肥沃和斑驳里酿造出一丁点儿蜜来

马克思说过,“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”。在赛博时代,这句话已经并不准确了。以前,社会关系比较有效地框定了一个人所处的物质世界,“你是身边5、6个朋友的平均值”不是没有道理。但如今,我们没有花那么多时间在社交,尤其是来自附近的社交。构成我们的,由“被动的他人”转变为“主动搜索的信息”和“主动选择的社交”。

我们更愿意相信,人是信息的总和。

工作一年后,我如所有的职场半熟年轻人一样,慢慢掌握了在工作和摸鱼间闪转腾挪的技巧。不想把这些挤出来的时间浪费,所以我计划每天至少读几篇文章,输出一些思考。同时,我打算将构成未来的我的这些信息记录下来,以每周一篇读书笔记的方式贴在我的博客上。

在上海游泳池外拍

去年末开始,我经历了一场不小的价值观冲击,初步构筑的新世界轻而易举就被推翻了,也让我看清楚它的根基其实非常脆弱。旧的世界早有一套顽固的、已成体系的运行方式,它将你层层包裹住,随时准备在你脆弱时渗透进来。新的世界也需要一套秩序、逻辑和方法论,不只是模模糊糊的观念。这些都需要我主动去摸索,和可信任的人一起去构建。

摄影构成了我创造的一部分,文字也是。写博客这种表达确实适合我,在写作的状态里,我能理清盘根错杂的思路,慢慢找回丢失的表达欲,实实在在地一砖一瓦构建我的精神世界。

OK,这是我Q3第一周的读书笔记,分享给大家and以后来回顾的俺自己:

(尽管我相信阅读经验,但对笔记这件事保持怀疑。只有你穿过他人的经验,这个东西对你才真正重要,纯粹的摘抄是无法被沉淀的。我这么说的意思是我随时有可能弃坑。)

鼠鼠睡觉

方法论
工作日就只能有工作吗?大厂三年程序员的生活规划心路分享 - 少数派
https://sspai.com/post/80509
1、心路历程类的文章写的好的在少数派流量真的挺高。总结:贴近读者就要描述【状态】,然后到【感受】,最后输出指导性【结论】。前两者要尽可能真实可触,后者要够具体。
2、找到实感:短视频不会留在记忆里,被动接收无法产生实感,你必须投入其中,不管是身体还是大脑。社交、思考、产出都是有实感,能产生记忆的活动。
3、下班回来,先洗澡,切割工作和生活。
4、每季度一个核心目标,然后尽可能向下拆解,当成项目去执行,设定自我考核。其他任务可作为补充,不考核。

文学
【端传媒】普京时代俄罗斯文学:后现代,同志,异议者,与爱戴普京的突变者
https://theinitium.com/article/20220428-culture-putin-age-literature-writers/
1、有些晦涩难懂,对俄国政治和文学知之甚少,暂且先做一个初步了解。
2、政治递嬗与思想冲突是新型文艺的生长契机。
黄金时代(19世纪):普希金《假如生活欺騙了你》、陀思妥耶夫斯基《罪与罚》《卡拉马佐夫兄弟》、托尔斯泰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《战争与和平》、果戈里《死魂灵》、屠格涅夫《父与子》
白银时代(20世纪初):阿赫玛托娃《安魂曲》、艾森斯坦《战舰波将金号》、茨维塔耶娃《里程碑》
解冻时期(1953-1958年)

时期 时间段 统治者 主要事件
革命和内战时期 1917年 - 1922年 列宁 二月革命、十月革命,开始内战
列宁时期和新经济政策时期 1922年 - 1928年 列宁 列宁领导苏联,新经济政策
斯大林时期 1928年 - 1953年 斯大林 集体化、工业化政策、极权主义、大清洗
赫鲁晓夫时期 1953年 - 1964年 赫鲁晓夫 政治和经济改革,古巴导弹危机
勃列日涅夫时期 1964年 - 1982年 勃列日涅夫 苏联的相对稳定和保守,经济停滞开始
安德罗波夫、契尔年科和戈尔巴乔夫时期 1982年 - 1991年 安德、契尔、戈尔 苏联解体

社会
【端传媒】中国独山之困:一座西南县城和它魔幻的发展“实验”
https://theinitium.com/article/20210202-mainland-dushan-collapes/
环境:地理因素(地形、随之形成的交通),历史因素(黔南事变)
困境:上游(文化、环境)
中游(政策、事件)三线建设结构单一、政府地方举债政策
下游(个人)潘志立、李宏进
改变:关键人物、关键行为
结局:既定的必然

电影
莫里康内
《海上钢琴师》《洛丽塔》《西西里的美丽传说》《天堂电影院》《美国往事》《荒野大镖客》
威廉姆斯
《辛德勒的名单》《星球大战》《拯救大兵瑞恩》《侏罗纪公园》
汉斯季默
《盗梦空间》《沙丘》《角斗士》《加勒比海盗》
平泽进
《红辣椒》《千年女优》
林生祥
《大佛普拉斯》《阳光普照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