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ver

我是谁,以及,我为什么变成我

2023-06-27 · 8 min read
思考

“我是谁、从哪里来、要到哪去”乃是哲学上避不开的终极三问,这篇文章试图理解和讨论前两者。

最近阶段,我试图将身边有共同语言的人以科技、人文和艺术三个属性分类。或理性或感受性地,我觉察到这三类人的一些特点,我试图为他们描个画像:

(写完后发现,这些内容基本来源于我对自己和周边人的特征拆解,样本容量太有限,只能后续补充。而且一类人不是说这个人就是100%科技属性,而是科技属性在ta身上占主导地位。)

科技属性
【科技是“左”的,“左”意味着先进性】

电影国外的看昆汀、斯皮尔伯格、诺兰,国内看点姜文
书籍看传记和科幻类,乔布斯传、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
果粉,喜欢乔布斯、罗永浩,以前会跑线下手机发布会
擅长工具,GPT、Midjourney用户,用notion(或类似)记录,在个人网站写技术帖
社媒摄入主要来自twitter、youtube,国内有机核、少数派
也许还懂一些摄影相关,更侧重器材技术层面,影视飓风粉

人文属性
【人文是“念旧”的,更具思考性】

电影看李沧东、贾樟柯、杨德昌、侯孝贤、肯洛奇
书籍涉猎更多历史、政治、地理、意识形态相关,看毛选,喜欢社会主义叙事
理想主义,关注城镇化、女性主义、阶级差异等话题
看书听播客,信息摄入的媒体有三联、看理想、谷雨、冰点、端传媒
《十三邀》等访谈类节目受众
对新科技、游戏等新艺术更多抱持观望、反思的审慎态度
摄影关注人文街拍领域

艺术属性
【艺术重视感受性,它强调人的本能动物性】

喜欢伯格曼、基耶斯洛夫斯基、塔可夫斯基、阿巴斯、娄烨
听live,摇滚偏多,当然也喜欢听古典乐、看实验性戏剧、逛画展
涉猎时尚、视觉行业,表达方式更抽象和意识流
关注情绪流动,情感经历丰富,开放性高
摄影风格更偏情绪片,或者更解构、更当代


画像是最为外在的表现,是一群人中的“平均脸”,那么到底是什么决定了你、我、他和他们的不同,这是我一直试图figure out的问题。这次先记录一个初步的结论:

1、基因

首先一定是生物性层面的不同。我们能轻易区别黑人、白人,这是外貌上显性的区别。再内层是性格或者类似mbti的东西。那么,在最内的意识层面也一定存在差异,我目前想得到的,它可能可以用“可见性”和“敏感度”两个层面去理解。听到过一种说法:

“人作为生物体,看到的东西由基因决定,每个人的基因有差异,生下来便如此,很难改变。后天的教育、外界的信息影响你的大脑,但是它只能塑造你对看到的东西怎么想,你看不到的东西永远看不到。”

我觉得这是最小单位的差异导致的,什么是最小单位?拿自己举例子,以我的生活观念来说,我愿意尝试和理解一切有意思的美好的事物,但有些内容,我【理性上知道它好】,而且【有长期的接触】,但感性上就是不会去深入,这很难被培养。这部分内容就是我基因里不带的或者不敏感的东西。

需要指出的是,像是性别、种族我觉得都不是这一层谈论的内容,尽管这两个因素在基因上存在明显的同,但我觉得他们的区别主要在于社会对于这几类人群(男性、女性、黑人、白人等身份)的教育引导是不同的。

2、初始环境设定

出生的阶级、原生家庭的类型、童年时期成长的环境等,这些属于初始环境要讨论的东西。我觉得这部分影响最大的是:生活习惯、性格、对亲密关系的态度等。很多时候,我们试图去为某一种行为追终极的因,常常就是追到这一层。这一层和教育不同的是,它并非“理性逻辑上的引导”,它来源于个体对周围的一个整体感知和判断。

3、教育

这里不得不提到“意识形态”一词,我记得郭中实的传媒课,布置的第一堂课的作业就是——解释“意识形态”。当时我没有认真答这个题,因为贪玩也因为太难,但它确实很重要,我需要记录一下当下的看法。

首先,定义。我认为没有明确的指向,官方解释说指一种观念的集合。好像更虚了,我试着用具体例子去描述:它影响你怎么看政治,如资本主义/社会主义,追求哪种生活,相信谁说的话。它是你身体里已经沉淀为思维惯式的不能拒绝的部分,逻辑和感性都认可的东西。意识形态需要逻辑自洽,是一整套话语体系和生活方式。它是代际问题(你和父母想法的根本不同)的根源。

其次,为什么教育教的最多的其实是意识形态。逻辑上理解:1、因为它足够重要,是观念和想法的基底;2、它一旦被植入,个体很难去改变;3、操作性强,可批量复制。

那么,谁是规则制定者?国家(或党政)、资本?很简单,是权力上位者。举个具体例子,我们的父母相信传宗接代是必须要做的事,为什么在那么穷的年代要为本不富裕的家庭添负担,一个原因是那会劳动力培养成本低,收益高(多一张口吃饭,吃到十几岁就可以干活补贴家用),还有一个原因自然是观念影响,那么谁想让穷人多生孩子?是上位者。穷人不可能靠多生孩子完成阶级跃升,但是越多的劳动力就越存在可压榨的空间。

父母相信生儿育女的神圣性,相信异性恋婚姻,相信体制和体面,这都是生自意识形态,都是教育的“功劳”。

抵抗意识形态的入侵,或者说重塑更有自觉性的意识形态,就必须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脱身出来,进行自我教育。在这个方面,科技很伟大,互联网塑造了完全不同的新的一代。技术的去门槛,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足够多的意识形态方式,从而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系统和方式,并且找到同类。

4、社群影响

同类相吸引,相互确认,相互影响,会形成一个循环。

以上提到的三个圈子,我待的最多的是科技,其次是人文,最后是艺术。科技最给我启发,尽管我不熟悉,我也愿意多待,人文是我最适应的,艺术给我的启发相对较少,而且我的认同感不那么高。

我解析自己身上这三个属性的占比,可能是50%的人文,30%的艺术和20%的科技。

而在交朋友上,我倾向于和更有科技属性的人玩,他们是公正的、聪明的、纯粹的。人文属性的人常常是博学而敏锐的,艺术属性的朋友思维会更漂浮一些。

5、机遇性变动

我觉得机遇性的变动对于个体来说是一次“危”“机”。它意味着你带着当下的理念和经验,正要经历一次冲击。当然,不是所有人都会有“因为外界刺激”而“价值观重新洗牌”的机会。这大概率上来说也许是一件好事。

好了, 要下班了,下次再聊吧。